離開了向山

想說來看看活盆地好了

這裡比較方便走

好像還有另一個活盆地在環潭公路旁

 

 

 

 

 沿著山路而入

 

 

 


 路旁都是絲瓜園

 

 


 日月路燈

 

 

 


 頭社活盆地 也是絲瓜大本營

 

 

 

 


 一入山 天氣好涼爽喔

但 有點陰天

 

 

 

 


 其實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那個活盆地

但有小小的指標 我就當作是了!

 

 

 

 

 

 


 車子剛剛開過這小徑

 

 

 


 一到終點 是一潭水啊

 

 

 


 

 


 泥炭土地質鬆軟,以前種植水稻時許多地方需要鋪上竹竿才不至陷入,

九二一地震之後盆地大幅下陷遇大雨即易淹水因而大部分處於休耕狀態,

泥炭土表層也因缺乏灌溉而結成硬殼,

站在上面還可以明顯感受地面晃動的感覺,

在有湧泉持續供應水分的地方則不但未結成硬殼,

還因泥炭土浮在水上並長滿水草而變成水床般的特殊地貌,

行走其上搖晃不已,此即聞名遐邇之曼波田(位於頭社紅木農莊正前方)。

九二一地震當天晚上盆地中央有一段產業道路更因地震而沉入數十公尺深的湖底,

活盆地的地質特性在此顯露無遺。

 

 

 

 


 雖然不是很懂

但這裡的風景真美

只是 一個人穿梭其中 我也是有點怕怕

 

 

 


頭社盆地海拔六百餘公尺氣候溫和涼爽,

盆地原本也是一處淺湖,後來因為泥沙淤積等因素,

於是水潭慢慢地消退而形成泥炭土盆地。

 

 

 

 

 

走在木板步道上 真的是搖搖晃晃耶

好特別喔!!

旁邊的小草也隨著搖曳著

 

 

 

 


 

 

 

 


 所以不斷的下沉嗎??

 

 

 

 


 這一大片都是活盆地嗎??

 

 

 


 

 

 

 


這種特殊的環境,

雖然讓早期來到頭社開墾的先民不必為了尋找灌溉水源而傷腦筋。

但是卻也在耕種方面吃足了苦頭;

因為田地屬於泥沼地,體積較大的牛隻一進入便會深陷其中

,因此根本無法幫忙耕田,所以必須完全藉由人力來耕種,非常辛苦。

為了要改善這種狀況,頭社當地的先民遂在農閒之時,

利用牛車搬運山土來填實泥沼地,以利耕作;

但是時日一久,竟然形成上層是土,底下仍是水澤的怪現象。

 

 


根據當地耆老表示,早期在頭社盆地的田地上用力踩踏或跳動,

附近的地都會跟著抖動,十分有趣,因此活盆地又有「曼波田」之稱;

另外用4、5公尺長的竹竿往較鬆軟的地面插入,整根竹竿會沒入土裡,相當奇特。

 

 

 

 

 


 不管是不是

這裡的風景美 值得來看看喔

 

 

 

 


me

 

 

 


歷經數千年的水草生長與淤積交互作用,

盆地有一大片面積廣達五十公頃深達數十公尺的泥炭土濕地,

因沼澤環境有機物難以分解,故有泥炭的形成和積累。

泥炭是全世界最廣泛最重要的有機質培養材料,

早在18世紀就已被用在蔬菜及植物生產上也有相當多研究,

社盆地擁有如此優質的地形和地質,真可謂得天獨厚。

走一趟頭社,感受活盆地的律動,將是今生最難得的體驗。

 

 

 

 

 

 


 

 


 

 


 自己出門玩 自己找樂趣

有時一個人出遊 是很自在

但 這樣偏僻無人的小徑 其實還是安全為重

 

 

 

 


 

 

 


 

 

 



 

 登高望遠真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王的風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